在孩子很小的時候,他就已經開始接觸社會並逐漸走向社會了。從他和同伴爭搶玩具,到進入幼兒園開始適應新的規則和夥伴,從與小朋友的「戰爭」到進入小學正式拉開學習競爭,家長以為的社會很遠,其實「社會」很近。
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島,孩子也不例外。他們從童年開始就已經步入了社會化的進程,需要學習如何去直面衝突和迎接對抗。在此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不如意,因為誰也不會以你為中心,而每個人的慾望和需求有時又是矛盾的。
有的小朋友總是處於弱勢的地位,面對別人的挑釁毫無反擊之力,而有的小朋友就像是個「小霸王」,全無規則意識和友好相處之道。這個時候家長也會採取一些措施,比如對孩子進行說教,或者強制孩子變得強大,靠武力去解決衝突,結果並不理想。
這就涉及到了孩子的一種能力——社會能力。什麼是社會能力呢?簡而言之,社會能力就是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。
美國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、亞拉尼大學心理學教授默娜·R.舒爾,在《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》一書中說道:「我們不應該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,或者他們應該如何做,而是應該通過鼓勵孩子去思考,來影響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。」
很遺憾,中國父母在引導孩子如何進行思考這方面,的確做得有些欠缺。
很多父母都更願意強調社交,而選擇性忽略衝突從社會能力的定義來看,它包含兩個方面,一是與人相處的能力,一是解決衝突的能力。現狀是很多父母都更願意強調孩子的社交,而選擇性忽略衝突。說的更準確一點,是他們即使看到了孩子間的衝突,卻沒有更好的方法去幫助孩子解決衝突,在這方面總是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,而慣用老方法。
當孩子陷入衝突中時,家長常見的有這幾種處理方法。
1、 過度保護
包辦型的家長總是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的孩子,無論什麼原因陷入衝突,無論誰對誰錯,下意識的動作和想法就是趕緊讓自家孩子遠離險境。他們一次次地把孩子抽離「險境」,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或者乾脆就把孩子保護得很好,不讓孩子去接觸有可能發生衝突和危險的環境。
這樣做的結果,是「玻璃心」的父母也養出了「玻璃心」的孩子,他們不懂的如何去面對衝突和解決衝突,抗挫折能力差,遇到點問題就畏縮不前,缺乏主見和獨立性。
2、視而不見
視而不見的父母主張「順其自然」,認為孩子間的衝突和矛盾都是小兒科,根本不值得去管理和關注,等到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。
家長這種做法,錯失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,很多校園欺凌的案例,就是在「心大」的父母眼皮底下發生的,家長缺乏觀察力和警惕性,容易讓孩子陷入衝突中無法自拔,從而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3、發脾氣或說教
有的孩子是「弱者」的一方,有的孩子則扮演者「強者」,但無論他們處於衝突中的何種地位,有類家長慣用的方法就是發脾氣和說教。比如批判孩子是窩囊廢,沒出息,或者對「施暴者」大加斥責,說其是「暴脾氣,沒得救」了,或者喋喋不休地對孩子進行說教,卻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。
發脾氣也好,說教也好,針對的都是孩子的「不良行為」本身,而卻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解決意見。這種「就事論事」很快就能翻篇,孩子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掉。
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?學會處理衝突是關鍵正如樹枝和樹榦連接在一起那樣,脫離樹榦的樹枝很快就會枯死。 ——奧涅格
每個人都要生活在集體當中,小到幼兒園,大到職場和生活圈,教會孩子學會處理衝突這件事,是父母所能賦予孩子的一件工具,它能帶領孩子迅速地適應這個社會,並在集體生活中遊刃有餘。
1、 讓孩子認識到衝突的存在
《小豬佩奇》中有一集,所有小朋友都想玩鞦韆,但鞦韆只有一個,大家又都跑到轉盤上,可是轉盤的座位也是有限的。這個時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由,小貓凱迪說「我會唱歌」,於是它坐上去了,小兔理查德說「我是唯一的男孩兒」……
很多父母覺得對小孩子說衝突是件殘忍的事情,其實並不是這樣的,衝突是永恆存在的,但並不是所有的衝突都毫無積極意義。家長要讓孩子知道,衝突和競爭是進步的源泉,當然前提是你能很好地面對和處理這件事情,而不是被衝突所擊倒。
2、 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
共情,又稱神入、同理心,指的是個體對他人情緒和情感的識別,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,並作出相應情緒反應的過程。
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,能更好地感知他人,並做出恰當的反應,這對於處理衝突很重要。父母首先要教會孩子學會識別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,對悲傷、憤怒、害羞等有一定的認識,並知道如何去恰當地處理這些情緒。
遇到事情讓孩子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一下,想想如果是其他小朋友打了你,你會不會疼?會不會哭?會不會生氣呢?在看到動畫片和繪本的時候,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,問他「如果這個東西弟弟也很喜歡,你該怎麼辦呢?」引導孩子來思考。
3、 重述問題並引領思考
當孩子遇到了衝突,他可能會很氣憤,或者很傷心,家長可以試著重述問題,讓孩子來回顧並描述事件,以此來理清頭緒,並盡量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。在孩子重述問題時,不要偏袒任何一方,而是以中立和客觀的角度,採取「因此,問題是……」來引領孩子思考。
至於如何思考,家長可以借鑒5w1h法,即What發生了怎樣的一件事情,你能充分描述嗎?When,這件事情是在什麼時間發生的,是在上課的時候嗎?還是在自由活動的時間?Where,衝突發生的地點,你和小夥伴的矛盾是在學校發生的,還是放學路上產生的呢?
Why,衝突發生的原因是什麼?是爭奪玩具,還是行走中發生了不經意的碰撞?How,這起衝突的嚴重程度,以及對個人造成的影響。父母應這樣去引導孩子進行思考,並回答這些問題。
4、 詢問幼兒解決的方法,並一起選擇
你可以這樣來詢問孩子,「所以這個問題你想怎樣解決呢?」先不要急於否定孩子的方案,而是儘可能多地讓他說說自己的N個備選方案,並說明利弊。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表達情緒,然後父母再選擇其中的一兩個方案,來和孩子一起探討。
對於較小的孩子來說,他可能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,那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兩個方案,鍛煉其思考和抉擇的能力。比如另一個小朋友總愛搶玩具,你可以問寶寶,「下次我們不把喜愛的玩具帶出去了「,或者「我們和他好好談談,看能不能共享彼此的玩具」。
把決定權交給孩子,時間長了,他就會具備自我處理衝突的能力。在此提醒家長一句,如果你的孩子被打,他想打回去是非常可貴的稜角,你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如何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,加油!
教育孩子時還在用「強迫法」,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,才是正向養育
在孩子很小的時候,他就已經開始接觸社會並逐漸走向社會了。從他和同伴爭搶玩具,到進入幼兒園開始適應新的規則和夥伴,從與小朋友的「戰爭」到進入小學正式拉開學習競爭,家長以為的社會很遠,其實「社會」很近。
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島,孩子也不例外。他們從童年開始就已經步入了社會化的進程,需要學習如何去直面衝突和迎接對抗。在此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不如意,因為誰也不會以你為中心,而每個人的慾望和需求有時又是矛盾的。
有的小朋友總是處於弱勢的地位,面對別人的挑釁毫無反擊之力,而有的小朋友就像是個「小霸王」,全無規則意識和友好相處之道。這個時候家長也會採取一些措施,比如對孩子進行說教,或者強制孩子變得強大,靠武力去解決衝突,結果並不理想。
這就涉及到了孩子的一種能力——社會能力。什麼是社會能力呢?簡而言之,社會能力就是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。
美國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、亞拉尼大學心理學教授默娜·R.舒爾,在《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》一書中說道:「我們不應該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,或者他們應該如何做,而是應該通過鼓勵孩子去思考,來影響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。」
很遺憾,中國父母在引導孩子如何進行思考這方面,的確做得有些欠缺。
很多父母都更願意強調社交,而選擇性忽略衝突
從社會能力的定義來看,它包含兩個方面,一是與人相處的能力,一是解決衝突的能力。現狀是很多父母都更願意強調孩子的社交,而選擇性忽略衝突。說的更準確一點,是他們即使看到了孩子間的衝突,卻沒有更好的方法去幫助孩子解決衝突,在這方面總是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,而慣用老方法。
當孩子陷入衝突中時,家長常見的有這幾種處理方法。
1、 過度保護
包辦型的家長總是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的孩子,無論什麼原因陷入衝突,無論誰對誰錯,下意識的動作和想法就是趕緊讓自家孩子遠離險境。他們一次次地把孩子抽離「險境」,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或者乾脆就把孩子保護得很好,不讓孩子去接觸有可能發生衝突和危險的環境。
這樣做的結果,是「玻璃心」的父母也養出了「玻璃心」的孩子,他們不懂的如何去面對衝突和解決衝突,抗挫折能力差,遇到點問題就畏縮不前,缺乏主見和獨立性。
2、視而不見
視而不見的父母主張「順其自然」,認為孩子間的衝突和矛盾都是小兒科,根本不值得去管理和關注,等到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。
家長這種做法,錯失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,很多校園欺凌的案例,就是在「心大」的父母眼皮底下發生的,家長缺乏觀察力和警惕性,容易讓孩子陷入衝突中無法自拔,從而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3、發脾氣或說教
有的孩子是「弱者」的一方,有的孩子則扮演者「強者」,但無論他們處於衝突中的何種地位,有類家長慣用的方法就是發脾氣和說教。比如批判孩子是窩囊廢,沒出息,或者對「施暴者」大加斥責,說其是「暴脾氣,沒得救」了,或者喋喋不休地對孩子進行說教,卻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。
發脾氣也好,說教也好,針對的都是孩子的「不良行為」本身,而卻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解決意見。這種「就事論事」很快就能翻篇,孩子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掉。
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?學會處理衝突是關鍵
正如樹枝和樹榦連接在一起那樣,脫離樹榦的樹枝很快就會枯死。 ——奧涅格
每個人都要生活在集體當中,小到幼兒園,大到職場和生活圈,教會孩子學會處理衝突這件事,是父母所能賦予孩子的一件工具,它能帶領孩子迅速地適應這個社會,並在集體生活中遊刃有餘。
1、 讓孩子認識到衝突的存在
《小豬佩奇》中有一集,所有小朋友都想玩鞦韆,但鞦韆只有一個,大家又都跑到轉盤上,可是轉盤的座位也是有限的。這個時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由,小貓凱迪說「我會唱歌」,於是它坐上去了,小兔理查德說「我是唯一的男孩兒」……
很多父母覺得對小孩子說衝突是件殘忍的事情,其實並不是這樣的,衝突是永恆存在的,但並不是所有的衝突都毫無積極意義。家長要讓孩子知道,衝突和競爭是進步的源泉,當然前提是你能很好地面對和處理這件事情,而不是被衝突所擊倒。
2、 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
共情,又稱神入、同理心,指的是個體對他人情緒和情感的識別,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,並作出相應情緒反應的過程。
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,能更好地感知他人,並做出恰當的反應,這對於處理衝突很重要。父母首先要教會孩子學會識別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,對悲傷、憤怒、害羞等有一定的認識,並知道如何去恰當地處理這些情緒。
遇到事情讓孩子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一下,想想如果是其他小朋友打了你,你會不會疼?會不會哭?會不會生氣呢?在看到動畫片和繪本的時候,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,問他「如果這個東西弟弟也很喜歡,你該怎麼辦呢?」引導孩子來思考。
3、 重述問題並引領思考
當孩子遇到了衝突,他可能會很氣憤,或者很傷心,家長可以試著重述問題,讓孩子來回顧並描述事件,以此來理清頭緒,並盡量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。在孩子重述問題時,不要偏袒任何一方,而是以中立和客觀的角度,採取「因此,問題是……」來引領孩子思考。
至於如何思考,家長可以借鑒5w1h法,即What發生了怎樣的一件事情,你能充分描述嗎?When,這件事情是在什麼時間發生的,是在上課的時候嗎?還是在自由活動的時間?Where,衝突發生的地點,你和小夥伴的矛盾是在學校發生的,還是放學路上產生的呢?
Why,衝突發生的原因是什麼?是爭奪玩具,還是行走中發生了不經意的碰撞?How,這起衝突的嚴重程度,以及對個人造成的影響。父母應這樣去引導孩子進行思考,並回答這些問題。
4、 詢問幼兒解決的方法,並一起選擇
你可以這樣來詢問孩子,「所以這個問題你想怎樣解決呢?」先不要急於否定孩子的方案,而是儘可能多地讓他說說自己的N個備選方案,並說明利弊。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表達情緒,然後父母再選擇其中的一兩個方案,來和孩子一起探討。
對於較小的孩子來說,他可能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,那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兩個方案,鍛煉其思考和抉擇的能力。比如另一個小朋友總愛搶玩具,你可以問寶寶,「下次我們不把喜愛的玩具帶出去了「,或者「我們和他好好談談,看能不能共享彼此的玩具」。
把決定權交給孩子,時間長了,他就會具備自我處理衝突的能力。在此提醒家長一句,如果你的孩子被打,他想打回去是非常可貴的稜角,你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如何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,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