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油被稱為現代工業的血液,在目前的條件下,一旦沒有石油,人類工業文明就會陷入癱瘓。在我國古代雖然是農耕社會,但是對油依然有著非常高的依賴,當然這並不是說的石油,而是生物質油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物油和植物油。
今天就梳理一下古代油的重要作用和我國古代用油的歷程。1.油的重要作用——不只是食用油的最初的作用肯定是食用,油的熱量非常高,對於古人來說是非常好的熱量來源。並且油的發展也孕育了我國燦爛的飲食文化。中國的菜品多種多樣,烹飪手法也是豐富多彩,但是如果沒有油,這個數量估計要減少90%。從我國古代飲食文化的發展來看,在南北朝以前飲食文化基本沒有形成體系,而在南北朝之後飲食文化爆髮式的發展,並且湧現出了各種飲食方面的著作,比如《齊民要術》、《食經》等,這其中固然有政治文化方面的原因,但是這一時期植物油加工技術得到進步(以前都是動物油產量很少),油的產量增加,煎炒烹炸的食物自然就增多。
油除了對飲食文化的貢獻之外,對手工業的發展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,這一方面在造船業上體現的尤為明顯。眾所周知,我國古代的造船工業非常發達。但是古代造船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木材,木材長時間浸泡在水中,如果不能很好防水處理,很快就會腐爛。而且造船時候需要對木材之間進行密封,如果密封不好船體漏水,這都是造船業面臨的大問題。這其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油發揮了作用——桐油。桐油是桐樹的果子加工成的一種油,不能食用,但是在防水和密封上有著非常好的性能,廣泛的應用於造船業。在《天工開物》舟車第九記載:
「凡船板合隙 以白麻斫絮為筋, 鈍鑿扔入, 然後篩細石灰, 和桐油舂杵成團船」
大體的過程是用木板造船防止板縫漏水是第一要務, 古人先將麻纖維剁碎塞入船縫「作筋」 ,然後再用桐油、石灰製成膩子抹縫,膩子固化後在板縫中就形成了牢固的防水粘接密封層。這樣達到防水的目的。正是因為桐油在造船工藝中的作用,為遏制金國的造船業發展,南宋嚴格限制桐油渡淮渡海貿易。
油還是古代的「光明使者」,人類在學會用火之後,人類的活動時間就得到了延長,在遠古時代人們圍坐在火堆旁邊講故事。但是進入農耕文明之後,人類不可能像以前一樣通過篝火在室內照明。人類探索在夜間如何照明也是一部宏大的歷史,今天我們不做探討,但是古代大部分的照明所用的燃料是油(早期也有用蜜蠟的,但是產量很小),在一如既往的日常生活中,人們往往會對燈油帶來光明這個重要事實熟視無睹,只有再次身處黑暗才會重新認識到光明的可貴,韓愈在《月蝕詩》里「油燈不照席,是夕吐焰如長虹」如此誇大的燈光印象正是對一種心態的客觀寫照。2.古代用油的歷史世界各地的文明對油的利用都是從動物油開始的,這一點人類學家的解釋是在人類學會用火之後開始在火上燒烤食物,當烤一些帶有脂肪的動物時會有油滴下來,這些油滴到火中會有助燃的作用,古人在這種現象中受到啟發,逐漸的開始學會提煉和使用動物油。
我國在商周時期就有用動物油的記錄,在古代動物油稱之為膏、植物油稱之為油,但是膏、油的稱謂也經歷了很多的變化過程。
先秦時期「膏」和「脂」一般是哺乳動物體內油的稱謂。「膏」指無角類動物身上的油,「脂」指戴角類動物身上的油,秦漢時期之後,「膏」和「脂」的區分逐漸削弱,「膏」和「脂」皆是動物油。而先秦時的「油」是一個形容詞,形容濃密而飽滿潤澤的樣子,《子華子》一書記載「禾之油油」和「雲之油油,由是以降也」,油是用來形容禾苗和雲彩的,並沒有現代油的意思。現代漢語中「綠油油的稻田」正是取法於此。「油」作為植物油的概念自西漢始,因為這一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來了一種很重要的油料作物——芝麻。
西漢至元一千多年間中國的油料作物以芝麻佔主導地位,在此之前雖然中國也有大豆、大麻等油料作物,但是因為出油率低,加工困難而沒有普及。芝麻傳入,引領中國油料作物進入一個新階段。在南北朝成書的《齊民要術》就專門有關於荏、麻、麻子和胡麻的種植方法,書中詳細記載了芝麻的栽種方法,其中有「白者油多,人可以為飯,惟治脫之煩也」,的記載,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白芝麻的產油量比較大。中國地理環境複雜多樣,躋身於眾多油料作物之中,走出地方性,南北均成優勢,且兼具食用與照明功能唯有芝麻。
隨著人們對植物油的認識越來越深入,對於原有的一些本土植物也嘗試去榨油,在元明之後,植物油的原料得到了很大的擴展,明朝田藝衡關於植物油曾有這樣的記錄:
「田中種菜收其子,可以壓油,名菜油,亦曰香油,乃供烹調飲食者。 又芝麻子油,曰麻油, 甚香,能解毒,可食。 其黃豆油,曰豆油,亦曰臭油,止可點燈,小人家亦食之。 又桐子者曰桐 油,可入漆用,人食之必吐瀉。 桕子者曰桕油,止可澆燭。 」
說明當時菜籽、黃豆已經作為油料作物用來榨油了。3. 古代植物油的榨取技術植物油的提取最廣泛的方法有兩種,一種是浸漬、一種是壓榨(現代食品工業也是如此)。最早關於植物油榨取的記錄是《黃帝內傳》,「黃帝得河圖書晝夜觀之,乃令力牧采木實製造為油,以綿為心,夜則燃之讀書,油自此始」,這個只是傳說,僅作參考,很大程度上不是真的。真正的切實的關於植物油的榨取工藝要到宋朝,這之前雖然有很多植物油的使用記錄,但是製取植物油的記錄卻幾乎沒有。真正的榨油工藝的集大成者是《天工開物》,其卷十二「膏液」篇中,介紹 了十餘種油料作物的產油率,及其油品的性狀與優劣。並詳細介紹了壓榨和浸漬兩種方法來獲取植物油。比如在壓榨法中明確的記載了壓榨的工藝,從如何炒制原料,到如何壓榨都有詳細的記錄:
「取諸麻菜子入釜,文火慢炒,透出香氣,然後碾 碎受蒸。凡炒諸麻、菜籽,宜鑄平底鍋,深止六寸 者,投子仁於內,翻拌最勤……蒸氣騰足取出,以稻秸與麥秸包裹如餅形,其餅外圈箍或用鐵打成,或破蔑絞刺而成,與榨中則寸相穩合……」
《天工開物》成書於明代,明代之後到清末植物油的加工工藝基本上停滯了。
我國古代用油的歷史基本上是從動物油到植物油,而植物油則是從芝麻油開始,逐漸推廣到菜籽油,大豆油等,這是社會生產力綜合發展帶來的結果,而油在歷史發展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不止是食用,油在古代的重要作用
石油被稱為現代工業的血液,在目前的條件下,一旦沒有石油,人類工業文明就會陷入癱瘓。在我國古代雖然是農耕社會,但是對油依然有著非常高的依賴,當然這並不是說的石油,而是生物質油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物油和植物油。
今天就梳理一下古代油的重要作用和我國古代用油的歷程。
1.油的重要作用——不只是食用
油的最初的作用肯定是食用,油的熱量非常高,對於古人來說是非常好的熱量來源。並且油的發展也孕育了我國燦爛的飲食文化。中國的菜品多種多樣,烹飪手法也是豐富多彩,但是如果沒有油,這個數量估計要減少90%。從我國古代飲食文化的發展來看,在南北朝以前飲食文化基本沒有形成體系,而在南北朝之後飲食文化爆髮式的發展,並且湧現出了各種飲食方面的著作,比如《齊民要術》、《食經》等,這其中固然有政治文化方面的原因,但是這一時期植物油加工技術得到進步(以前都是動物油產量很少),油的產量增加,煎炒烹炸的食物自然就增多。
油除了對飲食文化的貢獻之外,對手工業的發展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,這一方面在造船業上體現的尤為明顯。眾所周知,我國古代的造船工業非常發達。但是古代造船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木材,木材長時間浸泡在水中,如果不能很好防水處理,很快就會腐爛。而且造船時候需要對木材之間進行密封,如果密封不好船體漏水,這都是造船業面臨的大問題。這其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油發揮了作用——桐油。桐油是桐樹的果子加工成的一種油,不能食用,但是在防水和密封上有著非常好的性能,廣泛的應用於造船業。在《天工開物》舟車第九記載:
「凡船板合隙 以白麻斫絮為筋, 鈍鑿扔入, 然後篩細石灰, 和桐油舂杵成團船」
大體的過程是用木板造船防止板縫漏水是第一要務, 古人先將麻纖維剁碎塞入船縫「作筋」 ,然後再用桐油、石灰製成膩子抹縫,膩子固化後在板縫中就形成了牢固的防水粘接密封層。這樣達到防水的目的。正是因為桐油在造船工藝中的作用,為遏制金國的造船業發展,南宋嚴格限制桐油渡淮渡海貿易。
油還是古代的「光明使者」,人類在學會用火之後,人類的活動時間就得到了延長,在遠古時代人們圍坐在火堆旁邊講故事。但是進入農耕文明之後,人類不可能像以前一樣通過篝火在室內照明。人類探索在夜間如何照明也是一部宏大的歷史,今天我們不做探討,但是古代大部分的照明所用的燃料是油(早期也有用蜜蠟的,但是產量很小),在一如既往的日常生活中,人們往往會對燈油帶來光明這個重要事實熟視無睹,只有再次身處黑暗才會重新認識到光明的可貴,韓愈在《月蝕詩》里「油燈不照席,是夕吐焰如長虹」如此誇大的燈光印象正是對一種心態的客觀寫照。
2.古代用油的歷史
世界各地的文明對油的利用都是從動物油開始的,這一點人類學家的解釋是在人類學會用火之後開始在火上燒烤食物,當烤一些帶有脂肪的動物時會有油滴下來,這些油滴到火中會有助燃的作用,古人在這種現象中受到啟發,逐漸的開始學會提煉和使用動物油。
我國在商周時期就有用動物油的記錄,在古代動物油稱之為膏、植物油稱之為油,但是膏、油的稱謂也經歷了很多的變化過程。
先秦時期「膏」和「脂」一般是哺乳動物體內油的稱謂。「膏」指無角類動物身上的油,「脂」指戴角類動物身上的油,秦漢時期之後,「膏」和「脂」的區分逐漸削弱,「膏」和「脂」皆是動物油。而先秦時的「油」是一個形容詞,形容濃密而飽滿潤澤的樣子,《子華子》一書記載「禾之油油」和「雲之油油,由是以降也」,油是用來形容禾苗和雲彩的,並沒有現代油的意思。現代漢語中「綠油油的稻田」正是取法於此。「油」作為植物油的概念自西漢始,因為這一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來了一種很重要的油料作物——芝麻。
西漢至元一千多年間中國的油料作物以芝麻佔主導地位,在此之前雖然中國也有大豆、大麻等油料作物,但是因為出油率低,加工困難而沒有普及。芝麻傳入,引領中國油料作物進入一個新階段。在南北朝成書的《齊民要術》就專門有關於荏、麻、麻子和胡麻的種植方法,書中詳細記載了芝麻的栽種方法,其中有「白者油多,人可以為飯,惟治脫之煩也」,的記載,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白芝麻的產油量比較大。中國地理環境複雜多樣,躋身於眾多油料作物之中,走出地方性,南北均成優勢,且兼具食用與照明功能唯有芝麻。
隨著人們對植物油的認識越來越深入,對於原有的一些本土植物也嘗試去榨油,在元明之後,植物油的原料得到了很大的擴展,明朝田藝衡關於植物油曾有這樣的記錄:
「田中種菜收其子,可以壓油,名菜油,亦曰香油,乃供烹調飲食者。 又芝麻子油,曰麻油, 甚香,能解毒,可食。 其黃豆油,曰豆油,亦曰臭油,止可點燈,小人家亦食之。 又桐子者曰桐 油,可入漆用,人食之必吐瀉。 桕子者曰桕油,止可澆燭。 」
說明當時菜籽、黃豆已經作為油料作物用來榨油了。
3. 古代植物油的榨取技術
植物油的提取最廣泛的方法有兩種,一種是浸漬、一種是壓榨(現代食品工業也是如此)。最早關於植物油榨取的記錄是《黃帝內傳》,「黃帝得河圖書晝夜觀之,乃令力牧采木實製造為油,以綿為心,夜則燃之讀書,油自此始」,這個只是傳說,僅作參考,很大程度上不是真的。真正的切實的關於植物油的榨取工藝要到宋朝,這之前雖然有很多植物油的使用記錄,但是製取植物油的記錄卻幾乎沒有。真正的榨油工藝的集大成者是《天工開物》,其卷十二「膏液」篇中,介紹 了十餘種油料作物的產油率,及其油品的性狀與優劣。並詳細介紹了壓榨和浸漬兩種方法來獲取植物油。比如在壓榨法中明確的記載了壓榨的工藝,從如何炒制原料,到如何壓榨都有詳細的記錄:
「取諸麻菜子入釜,文火慢炒,透出香氣,然後碾 碎受蒸。凡炒諸麻、菜籽,宜鑄平底鍋,深止六寸 者,投子仁於內,翻拌最勤……蒸氣騰足取出,以稻秸與麥秸包裹如餅形,其餅外圈箍或用鐵打成,或破蔑絞刺而成,與榨中則寸相穩合……」
《天工開物》成書於明代,明代之後到清末植物油的加工工藝基本上停滯了。
我國古代用油的歷史基本上是從動物油到植物油,而植物油則是從芝麻油開始,逐漸推廣到菜籽油,大豆油等,這是社會生產力綜合發展帶來的結果,而油在歷史發展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