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父母的,有多少次,忍不住上涌的怒火,揚起手打在孩子身上?多少人奉行"棍棒教育"?
十九年前,曉麗33歲,那時候她感覺自己雖然平凡,但很幸福。老公勤勤懇懇,她也努力持家,什麼都好。
就是當時6歲的兒子太過頑皮,但她那時認為這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。
現如今,當年只有6歲的兒子已經長成高大的小伙,但他從當初的頑皮,變成了現在的頑劣。讓原本感覺幸福的曉麗無比頭疼,又無可奈何。
我們不妨摘取一段十九年前他們生活中的小片段,看看為什麼孩子會變成如今的樣子。
那時候,孩子們的生活遠不如現在豐富,沒有手機和平板電腦可以抱著玩一天,也沒有無盡的補課等著吞噬孩子的休閑時光。
所以,孩子們發泄精力的渠道,更五花八門,用曉麗的話說:"這孩子就是皮癢,找打,只有打過才長記性!"
有一次,曉麗的兒子在家裡站凳子爬高,被曉麗發現了,先是呵斥要他下來,孩子乖乖下來了。曉麗轉身去忙活了一會兒,發現孩子又開始挑戰自己的極限,他搬著凳子又開始爬高。
這摔下來還得了?
曉麗可不講究什麼事不過三,提醒孩子一次已經是仁至義盡了,不由分說上去就抱著兒子狠揍一頓屁股。
這種事,不過是曉麗家庭的縮影,孩子調皮,簡直天天被打。
而曉麗兒子,到長大之後越來越不服管,整日跟父母作對,拿自己的人生和未來賭氣,和小時候天天挨打有關嗎?
事實上,有很大的關係。孩子第一個反抗期很關鍵家庭教育一級指導師周菁老師說過,4到6歲的孩子,會經歷人生第一個反抗期。
這段反抗期的兒童特徵,自我認識不充分,他們無法理解父母希望自己做好,是為自己好這種心態,對這個年紀孩子來說,他們認為自己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父母。
所以,他們希望對抗父母,以此樹立自我。
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,只是家長不同的應對態度,會造成孩子非常迥異的人生區別,越是年紀大,越是明顯。
由此可見,小時候沒有被家長正確對待的孩子,20年後的狀況是讓人堪憂的。父母為什麼會忍不住打孩子?最初,父母並不會因為喜歡打孩子而打孩子,但是當某一次因為打了孩子,產生了一種權威者的地位優越感,會讓很多父母潛意識裡以支配為快樂。
不要著急否認,這是日本心理學家岡田尊司,在《怪癖心理學》中描述過的科學論斷。揭露了很多"手癢"或者"控制不住"打孩子的家長,真正的內心環境。
但正是因為如此,在暴力中生長的孩子,心靈容易扭曲,會和父母一樣無法控制情緒。
情緒就像一口高壓鍋,當情緒激烈的時候,人們總會希望有個解壓閥,憤怒就是很好的情緒調節閥門。
而憤怒的家長通常有同樣憤怒的孩子,就像一口口即將爆炸的高壓鍋,串聯了起來,父母的情緒壓力,會傳遞到孩子心裡,讓孩子也成為一樣的人。
人們都說,孩子是家長的鏡子,家長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,自己就需要成為怎樣的人。而父母控制不好情緒,孩子在社會中與人交際一定會成問題,體現出來的情商遠低於同齡人,這是顯而易見的。那麼,家長在孩子淘氣的時候,應該如何管教呢?我們常常說,正面教養。但怎樣才算正面教養?難道孩子犯錯了,不管不問也算是正面教養?
我家孩子幼兒園有個孩子媽媽說,跟孩子好說歹說,孩子根本不聽,還不如來一巴掌實在,哭一會兒就老實了。
對這樣的家長來說,那些宣傳正面教養的法子,太溫和沒有效果,當然更願意信奉那些見效快的簡單粗暴的育兒方式。
然而,這些家長選擇了"捷徑",但沒有想過,其實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打,自己的行為究竟錯在哪裡,他們只是知道,我打不過家長,所以要乖一點,以後該怎麼錯還是怎麼錯,甚至產生逆反心理,我就是要故意做錯。
我認為,無論是打或者是說教,其實家長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改正自己的問題,不要一錯再錯,所以是不是完全不能打孩子?個人認為其實也不是完全如此,但是打要有打的初衷和技術,要知道打孩子,孩子記住的不是疼痛而是錯誤,並願意下次改正。
實際上,完成這個目標比起說教本身更加困難。
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規矩,制定規矩的獎懲機制,讓孩子理解遵守規則有獎勵,違反規則有懲罰,這個懲罰不是家長著急上火的打孩子,而是取消孩子的某項權利,比如看電視、用平板電腦或者別的,獎勵也不要僅限於金錢,可以陪孩子去公園玩什麼遊戲,可以給孩子買本書或者喜歡的其他東西都可以。
規矩的樹立,重要性遠大於打孩子一頓。
你支持"三天不打上房揭瓦"的育兒觀念嗎?
「打過才長記性」,「棍棒教育」下的孩子,20年後情商低於同齡人
做父母的,有多少次,忍不住上涌的怒火,揚起手打在孩子身上?多少人奉行"棍棒教育"?
十九年前,曉麗33歲,那時候她感覺自己雖然平凡,但很幸福。老公勤勤懇懇,她也努力持家,什麼都好。
就是當時6歲的兒子太過頑皮,但她那時認為這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。
現如今,當年只有6歲的兒子已經長成高大的小伙,但他從當初的頑皮,變成了現在的頑劣。讓原本感覺幸福的曉麗無比頭疼,又無可奈何。
我們不妨摘取一段十九年前他們生活中的小片段,看看為什麼孩子會變成如今的樣子。
那時候,孩子們的生活遠不如現在豐富,沒有手機和平板電腦可以抱著玩一天,也沒有無盡的補課等著吞噬孩子的休閑時光。
所以,孩子們發泄精力的渠道,更五花八門,用曉麗的話說:"這孩子就是皮癢,找打,只有打過才長記性!"
有一次,曉麗的兒子在家裡站凳子爬高,被曉麗發現了,先是呵斥要他下來,孩子乖乖下來了。曉麗轉身去忙活了一會兒,發現孩子又開始挑戰自己的極限,他搬著凳子又開始爬高。
這摔下來還得了?
曉麗可不講究什麼事不過三,提醒孩子一次已經是仁至義盡了,不由分說上去就抱著兒子狠揍一頓屁股。
這種事,不過是曉麗家庭的縮影,孩子調皮,簡直天天被打。
而曉麗兒子,到長大之後越來越不服管,整日跟父母作對,拿自己的人生和未來賭氣,和小時候天天挨打有關嗎?
事實上,有很大的關係。
孩子第一個反抗期很關鍵
家庭教育一級指導師周菁老師說過,4到6歲的孩子,會經歷人生第一個反抗期。
這段反抗期的兒童特徵,自我認識不充分,他們無法理解父母希望自己做好,是為自己好這種心態,對這個年紀孩子來說,他們認為自己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父母。
所以,他們希望對抗父母,以此樹立自我。
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,只是家長不同的應對態度,會造成孩子非常迥異的人生區別,越是年紀大,越是明顯。
由此可見,小時候沒有被家長正確對待的孩子,20年後的狀況是讓人堪憂的。
父母為什麼會忍不住打孩子?
最初,父母並不會因為喜歡打孩子而打孩子,但是當某一次因為打了孩子,產生了一種權威者的地位優越感,會讓很多父母潛意識裡以支配為快樂。
不要著急否認,這是日本心理學家岡田尊司,在《怪癖心理學》中描述過的科學論斷。揭露了很多"手癢"或者"控制不住"打孩子的家長,真正的內心環境。
但正是因為如此,在暴力中生長的孩子,心靈容易扭曲,會和父母一樣無法控制情緒。
情緒就像一口高壓鍋,當情緒激烈的時候,人們總會希望有個解壓閥,憤怒就是很好的情緒調節閥門。
而憤怒的家長通常有同樣憤怒的孩子,就像一口口即將爆炸的高壓鍋,串聯了起來,父母的情緒壓力,會傳遞到孩子心裡,讓孩子也成為一樣的人。
人們都說,孩子是家長的鏡子,家長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,自己就需要成為怎樣的人。而父母控制不好情緒,孩子在社會中與人交際一定會成問題,體現出來的情商遠低於同齡人,這是顯而易見的。
那麼,家長在孩子淘氣的時候,應該如何管教呢?
我們常常說,正面教養。但怎樣才算正面教養?難道孩子犯錯了,不管不問也算是正面教養?
我家孩子幼兒園有個孩子媽媽說,跟孩子好說歹說,孩子根本不聽,還不如來一巴掌實在,哭一會兒就老實了。
對這樣的家長來說,那些宣傳正面教養的法子,太溫和沒有效果,當然更願意信奉那些見效快的簡單粗暴的育兒方式。
然而,這些家長選擇了"捷徑",但沒有想過,其實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打,自己的行為究竟錯在哪裡,他們只是知道,我打不過家長,所以要乖一點,以後該怎麼錯還是怎麼錯,甚至產生逆反心理,我就是要故意做錯。
我認為,無論是打或者是說教,其實家長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改正自己的問題,不要一錯再錯,所以是不是完全不能打孩子?個人認為其實也不是完全如此,但是打要有打的初衷和技術,要知道打孩子,孩子記住的不是疼痛而是錯誤,並願意下次改正。
實際上,完成這個目標比起說教本身更加困難。
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規矩,制定規矩的獎懲機制,讓孩子理解遵守規則有獎勵,違反規則有懲罰,這個懲罰不是家長著急上火的打孩子,而是取消孩子的某項權利,比如看電視、用平板電腦或者別的,獎勵也不要僅限於金錢,可以陪孩子去公園玩什麼遊戲,可以給孩子買本書或者喜歡的其他東西都可以。
規矩的樹立,重要性遠大於打孩子一頓。
你支持"三天不打上房揭瓦"的育兒觀念嗎?